传统古村落保护,消防安全管理不容忽视。

“隐世”古寨如何防火?现代消防火灾防控工作如何兼顾传统民俗?消防安全管理做到什么程度才达标?世居于景迈山区的布朗族、傣族群众他们在物质生活改善后,消防安全素质又如何?针对上述问题,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探索景迈山消防守护路径,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、加强灭火救援力量建设、增设消防基础设施等措施,全面提升景迈山区域消防安全水平,提交了“普洱方案”。

>>01优化顶层设计,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坚持党政引领。

结合景迈山申遗工作,市政府3次常务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,并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的督导专班,督导解决消防责任体系构建、消防设施器材配备、电气线路整治改造等30余个重大问题,始终将传统村落综合治理工作当做重大事项来抓;二是制定工作导则。

深入调研景迈山消防安全管理现状,制定下发《普洱市“四名一文一传”消防安全勘查评估实施方案》及《普洱市景迈山消防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作方案》等指导性文件。

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巩固拓展“消防守护景迈山”计划,长期前置驻守,全力护航申遗工作。

三是创新“检消”协作。

破解“单打独斗”工作局面,主动联系检察机关,探索建立“检消”协作工作机制,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公益诉讼专项整治活动,利用“检察建议、公益诉讼”等手段助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、火灾隐患整改。

在澜沧县,检察机关针对履职不到位的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宣告送达了《检察建议书》,督促落实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监管职责。

02防范化解风险,完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。

聘请昆明市规划设计院和沈阳、天津消防研究所专家到普实地调研,对景迈山15个村寨和1个古茶林安全体系进行勘查评估和消防工程设计,对照问题查“病根”,按照标准完成了升级设计。

二是监管与服务并重。

组建“一对一”技术服务队,采取线上与线下指导、专家检查与常态监督相结合的方式,督促15个传统村落落实消防安全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措施;“消防守护”服务队每日采取“上门式”服务和“一对一”帮扶,累计开展检查2400余次,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4579处。

三是“人工查”与数据跑”相结合。

坚持预防为主,利用“人工查+数据跑”两种方式实施隐患排查,构建群防格局,发挥村寨组长“户晓门清”优势,强化村寨基础设施管理和动态巡查整改;整合各部门数据,实现信息共享,共同跟踪问题整改。

03强化末端守护,搭建消防安全应急体系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。

推行“人人都是消防员+家家都有灭火器”工程,为翁基和糯岗两个核心村小组配备灭火器208个、水带310盘、消防水缸488个,新建500立方米消防水池、173个消火栓,极大缓解了“远水救不了近火”难题;强化源头防范,提请政府对1600户民居的室内电气线路予以穿管保护,安装感烟探测器,提升初起火灾预警能力。

二是打造“5分钟灭火圈”。

通过政府配备装备、专业培训指导、纳入统一调度的方式,搭建起以村小组志愿消防队为第一梯队、周边村小组为第二梯队、政府专职消防队为第三梯队、消防救援大队为第四梯队的灭火救援联动响应体系,初步形成“5分钟灭火圈”。

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。

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数字景迈建设方案,召开木质结构连片村寨火灾防控技术展示会,推广运用“云计算”“AI”等科技手段助力火灾防控;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三维建模、图像采集、信息收集等手段,以核心村寨为基点将15个村寨数字化、三维可视化,逐步实现监测预警、应急指挥、分析研判,为村寨火灾防范、灭火救援提供了支撑。

04兼顾传统民俗,打造兼容消防文明的特色治理体系一是改造火塘留住古寨“烟火气”。

火塘作为布朗族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,不能一禁了之,支队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,组织村民对火塘、民居进行防火改造,统一规划放置柴草堆,引导村民形成安全、规范的行为习惯。

二是发动志愿者提供“双语”服务。

将本土民族文化、乡土知识与消防宣传相结合,在景迈山组建傣族、布朗族寨消防志愿服务队,开展消防“双语夜校”、火塘边讲消防等宣传服务活动;针对村寨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,引导志愿者利用本民族语言开展上门服务;成立1支消防公益电影放映队,轮流在各个村寨播放火灾警示片及消防题材电影,在寓教于乐中培树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。

三是开创“1+N”模式引导群防群治。

以自救、互救为目的,组建160个“同心互助”联动组(以10户为一组),并开展消防安全“明白人”培训,达到“1+N”的模式辐射,实现邻里守望、户户联防。

四是运用“土办法”发挥自防自治作用。

推广保留村寨“打更巡逻、鸣锣喊寨”习俗,动员村寨160个“同心互助”联动组,把消防安全知识编成布朗语,傣语,村民在早中晚时段自发走村串寨,鸣锣喊寨提醒,通过“接地气”的方式持续传递防火“接力棒”,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背景资料普洱澜沧景迈山以普洱茶闻名,有着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、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林,拥有1800多年的历史,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,申遗区内有15个村寨,居住着布朗族、傣族两个世居民族,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。

景迈山古茶林于2023年11月成功入选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2023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3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。

▌来源:普洱消防▌编辑:赵珺珺▌责任编辑:赵珺珺▌文稿校对:赵珺珺、李子涵▌审核:章黎

  • 记载
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 2023-06-04 19:17:09

传统古村落保护,消防安全管理不容忽视。

“隐世”古寨如何防火?现代消防火灾防控工作如何兼顾传统民俗?消防安全管理做到什么程度才达标?世居于景迈山区的布朗族、傣族群众他们在物质生活改善后,消防安全素质又如何?针对上述问题,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探索景迈山消防守护路径,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、加强灭火救援力量建设、增设消防基础设施等措施,全面提升景迈山区域消防安全水平,提交了“普洱方案”。

>>01优化顶层设计,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坚持党政引领。

结合景迈山申遗工作,市政府3次常务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,并成立以副市长为组长的督导专班,督导解决消防责任体系构建、消防设施器材配备、电气线路整治改造等30余个重大问题,始终将传统村落综合治理工作当做重大事项来抓;二是制定工作导则。

深入调研景迈山消防安全管理现状,制定下发《普洱市“四名一文一传”消防安全勘查评估实施方案》及《普洱市景迈山消防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作方案》等指导性文件。

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巩固拓展“消防守护景迈山”计划,长期前置驻守,全力护航申遗工作。

三是创新“检消”协作。

破解“单打独斗”工作局面,主动联系检察机关,探索建立“检消”协作工作机制,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公益诉讼专项整治活动,利用“检察建议、公益诉讼”等手段助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、火灾隐患整改。

在澜沧县,检察机关针对履职不到位的乡镇政府和县直部门宣告送达了《检察建议书》,督促落实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监管职责。

02防范化解风险,完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。

聘请昆明市规划设计院和沈阳、天津消防研究所专家到普实地调研,对景迈山15个村寨和1个古茶林安全体系进行勘查评估和消防工程设计,对照问题查“病根”,按照标准完成了升级设计。

二是监管与服务并重。

组建“一对一”技术服务队,采取线上与线下指导、专家检查与常态监督相结合的方式,督促15个传统村落落实消防安全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措施;“消防守护”服务队每日采取“上门式”服务和“一对一”帮扶,累计开展检查2400余次,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4579处。

三是“人工查”与数据跑”相结合。

坚持预防为主,利用“人工查+数据跑”两种方式实施隐患排查,构建群防格局,发挥村寨组长“户晓门清”优势,强化村寨基础设施管理和动态巡查整改;整合各部门数据,实现信息共享,共同跟踪问题整改。

03强化末端守护,搭建消防安全应急体系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。

推行“人人都是消防员+家家都有灭火器”工程,为翁基和糯岗两个核心村小组配备灭火器208个、水带310盘、消防水缸488个,新建500立方米消防水池、173个消火栓,极大缓解了“远水救不了近火”难题;强化源头防范,提请政府对1600户民居的室内电气线路予以穿管保护,安装感烟探测器,提升初起火灾预警能力。

二是打造“5分钟灭火圈”。

通过政府配备装备、专业培训指导、纳入统一调度的方式,搭建起以村小组志愿消防队为第一梯队、周边村小组为第二梯队、政府专职消防队为第三梯队、消防救援大队为第四梯队的灭火救援联动响应体系,初步形成“5分钟灭火圈”。

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。

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数字景迈建设方案,召开木质结构连片村寨火灾防控技术展示会,推广运用“云计算”“AI”等科技手段助力火灾防控;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三维建模、图像采集、信息收集等手段,以核心村寨为基点将15个村寨数字化、三维可视化,逐步实现监测预警、应急指挥、分析研判,为村寨火灾防范、灭火救援提供了支撑。

04兼顾传统民俗,打造兼容消防文明的特色治理体系一是改造火塘留住古寨“烟火气”。

火塘作为布朗族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,不能一禁了之,支队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,组织村民对火塘、民居进行防火改造,统一规划放置柴草堆,引导村民形成安全、规范的行为习惯。

二是发动志愿者提供“双语”服务。

将本土民族文化、乡土知识与消防宣传相结合,在景迈山组建傣族、布朗族寨消防志愿服务队,开展消防“双语夜校”、火塘边讲消防等宣传服务活动;针对村寨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,引导志愿者利用本民族语言开展上门服务;成立1支消防公益电影放映队,轮流在各个村寨播放火灾警示片及消防题材电影,在寓教于乐中培树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。

三是开创“1+N”模式引导群防群治。

以自救、互救为目的,组建160个“同心互助”联动组(以10户为一组),并开展消防安全“明白人”培训,达到“1+N”的模式辐射,实现邻里守望、户户联防。

四是运用“土办法”发挥自防自治作用。

推广保留村寨“打更巡逻、鸣锣喊寨”习俗,动员村寨160个“同心互助”联动组,把消防安全知识编成布朗语,傣语,村民在早中晚时段自发走村串寨,鸣锣喊寨提醒,通过“接地气”的方式持续传递防火“接力棒”,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背景资料普洱澜沧景迈山以普洱茶闻名,有着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、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林,拥有1800多年的历史,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,申遗区内有15个村寨,居住着布朗族、傣族两个世居民族,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。

景迈山古茶林于2023年11月成功入选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2023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3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。

▌来源:普洱消防▌编辑:赵珺珺▌责任编辑:赵珺珺▌文稿校对:赵珺珺、李子涵▌审核:章黎

<acronym date-time="bh6l5LeR1Vjd3Y"></acronym>

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《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》由来

编辑
1.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当那个人看到夏天的时候,他也是一愣:“是你!”“夏文,你认识他?”旁边一名男子问道,这名男子的脸上全都...
       2.“张伯你在看什么啊?”张伯叹了口气,看着沈醉容活泼灵动的脸,开口说道:“前些日子春季里店里正忙着,也没有时间多去看看你,哪里想到再一去就得知你已经嫁出去了。
       3.所以夏天要去的应该就是对方的宝库!!“放心吧,这种事情我太熟悉了。
       4.”总队长直接将四十亿块下品灵石收了起来,这四十亿块已经值得他去拼一把了,他打算去跟齐老说说此事。
       5.这一次,夏天斩杀的水怪最多,他经历的大战也是最多的。

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《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》起源

<tt id="OE6xqzrB90YKgI"></tt>
    <style draggable="m1ywcA4C"></style>
    <bdo id="32MH6EsC8ROxX"></bdo>
      <b dropzone="lp1k2WZDGjtufO"></b>
      <acronym date-time="l5VSyJ7BK8W1g"></acronym>
      1.唐三狂×比比东小说立体效果,迷宫中自由探索与逃离,逼真的背景音乐,完美的氛围;
             2.每天起床迎着阳光,开着我的小挖掘机,参与无限为民服务。从而获得快乐。
             3.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,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享受到更多的修仙乐趣,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找到自己的伙伴,在这里进行各种趣味的冒险内容。
             4.您可以前往地图上的任何地方进行冒险探索。 您必须在圣殿中找到宝藏。
             5.总是有真正好的剧情故事可以摸索的,史诗级的战斗开始你的挑战,竞争的乐趣从来都不差。
             6.游戏难度会随着时间增加,你需要反应越来越快的去攻击各种钻出来的头。
      参考资料